
2015年12月26日,成都人文徒步年度大型迎新年活动:走进金鸡谷,千人健步走迎新年。
金鸡谷背景资料:金鸡谷紧邻平乐古镇,其内山川俊朗,怪石突兀,空气清新,风景优美,驿站犹存,竹影婆娑。谷内户外运动基地不仅打造了全国第一高空窄底峡谷旅游索桥,而且建成了西南首条“铁道式攀登”户外运动项目。谷内散落着历史遗迹的徒步线路、国内跨度最大的山地索桥、以及20多条攀登用的专业岩道……
以上背景由本人收集修改整理.........没有版权.....反正我也是剽的......,哈哈哈
穿越金鸡谷,平乐古镇徒步赛。2015年12月26日,成都人文徒步年度大型迎新年活动,上午穿越金鸡谷风景区,下午到平乐古镇参加"平乐扬马,古镇狂欢"10公里徒步赛。原计划早上7:30,19辆大巴车满载999位人文徒友人从成都同时出发,出发时间已到还未见到1号车的影子,不能等了,18辆先出发,在浦江或邛崃服务区等候。
领队和徒友都非常着急,在大家焦虑的等待中,1号车终于来了,可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号车在转弯处与一辆小汽车发生了擦挂,把小汽车左边后门挂花了。小车司机不不依不饶,要1号车赔赏2000元钱,经多方劝解无效,只有报警,而交警又迟迟未到,又到微小事故中心处理,可是要9点以后才能解决。时间一分一分过去,8点到了还未解决好,总领队人文萌狮先生心急如焚,因为一但耽误就会影响整个行程安排。最后好说歹说,先给800元押金,回来再解决,这才免强放行,时针指向8点15分。佛说,今天你做的一切,明天在一个地方等着你。
经过一个多小时车程,在成温邛高速公路平乐出口处,遇上了先出发的18辆大客车,他们也是刚刚到,我们“擦挂“耽误的45分钟,由于没有在服务区休息又被找回来,老天造物弄人。
大客车停在寿高路旁,徒友们全部下车,步行去金鸡沟。金鸡谷位于平乐古镇以西的白沫江上游,距离平乐古镇3.1公里。平乐古镇是比较有名气的,我先后去过两次,金鸡谷距平乐古镇只有3.1公里,我居然从来没有听说过,真是孤陋寡闻,要不是成都人文这次组织徒步,我可能永远不会知道。
天气不错,出太阳,没有下雨,天空一片蔚蓝,路边的秸杆被扎的整整齐齐立在田里,远处苍翠的群山静静的卧在小道的尽头。细长的水泥路反射日光,显得特别的白,路边竖着的旗帜一样的牌子告诉我们,顺着走,便是金鸡谷。水泥路拐个弯,还是水泥路。但风景有所不同,行道两旁绿荫葱葱,再加上右边不再是田坝,而是白沫江。
为什么叫“白沫”呢?为什么称“江”而不称“河”呢?这条山间溪沟发源于天台上的玉宵峰,自西向北奔流而来,河面约有两米宽,水势比较平缓,从河床可以看出夏天河水湍急的景象,从天台山玉宵峰上奔流而下的河水,水势凶涌澎湃,,遇着河床中的大石块,便翻涌出白色的浪花,飞溅出晶莹的水花,抛洒在空中,如白沫,又如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词里的卷雪,我揣测这就是“白沫”的名字由此而来吧。至于为什么称“江“呢?据推测,可能是古人没有见过江,把稍微大一点的河就以为是江,就像九寨沟的“海子”的由来,小小的堰塞湖称为“海”一样。
隔着白沫江望去,目光越过两个简易水泥桥,不远处一道独特的风景,突然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我们看到了“金鸡谷”,金鸡谷深藏在翠绿的竹海中。谷上有座,名字叫“金鸡桥”,桥背衬着茂密的竹林,半截桥体仿佛被竹林吞噬。在白沫江边空旷的河边直立着由五只正方体错搭着的凹凸不齐的盒子柱,立柱呈暗红色,上面烫金着“金鸡谷“三个大字,字体颜色金黄,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熠熠发光。
我甩开众人,先行过白沫江。首先映入眼幕的是金鸡桥上那硕大的......鸡屁股......此桥造型大气,桥上鸡、龟、兽三型石雕极为奇异,传说和大名鼎鼎的临邛道士有关系。但具体有什么关系,有什么暧昧,没有调研过,不详.......
金鸡沟是条两山之间的峡沟,比溪沟大,故称谷。冬季沟内没有水,堆积了奇形怪状、大小不一的石头,表面不是光溜溜的,而是粘附一层淤泥,显得有些苍凉。据说夏季,雨量充沛,沟内溪水潺潺,水声如轻歌细语,溪水清凉甘甜,喝上一口沁人心脾。成群集队的人们来到沟内消夏避暑,坐在溪边石头上聊天,摆龙门阵,说说私房说,相当小资,也赤足在溪水中玩水,享受大自然的恩赐。
徒步线路有两条,一条全长5400米,另一条稍短2800米。两条徒步线都是左进右出。我们走的是第二条,呈“囗”型,左边一竖是进入景区的石梯步道,最上一横是高谷索桥,右边一竖是出景区的路,是我们的“出路”,最下一横是金鸡桥,左下角就是景区入口。
沿着左边的石梯步向上前爬行,映入眼帘的全是竹,是翠绿的竹,是碧绿的竹,是竹的世界竹的海洋,同时也是绿的世界绿的海洋。
谷内的空气中都弥漫着绿,吸上一口,整个人都被“绿”了。那种绿啊,直叫人心旷神贻。竹叶碧绿碧绿的,好似翡翠。一阵风吹来,竹枝摇动,竹叶摆动,整遍竹林发出"沙沙沙"响声,犹如美妙动听的音乐,让人陶醉在这竹的世界里。如果是皓月当空的夜晚,置身在这片竹竹海林中,风吹竹林动,发出如泣如诉的声音,你一定都相信这就是《月光下的风尾竹》的意境,在月光照耀下,阿哥阿妹追逐嬉闹…
我想如果苏东坡到此处,见到这满世界的竹子,肯定会再一次大声疾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子枝杆挺拔修长,亭亭玉立,婀娜多姿,四季青翠,凌霜傲雪,倍受人们喜爱,尤其是文人,因为他们喜欢以竹子自比,象征刚直,纯洁,铮铮铁骨,表明自己清高,淡泊名利,鄙视物欲。竹子素来倍受美誉,有“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梅、松、竹”岁寒三友之一等美称,自古以来都深人们的喜欢。有人称赞竹子是“虚心竹有千千节”,大画家郑板桥专门为竹子写了一首诗“咬定青山不放松……”。我国古今文人骚客,嗜竹咏竹者众多。据传,无竹不居,留下大量竹画和咏竹诗。
走着走着,前面的风景让我一惊,震撼着我心灵,这不是一幅完美的“竹石图”吗?难道“难得糊涂”的郑板桥来过此地,见此情景便诗兴大发写下了《竹石诗》。在一块俊秀怪石的前面,挺拔着一簇翠竹,竹与石相得彰益,相互衬托,把石的坚韧和竹的挺拔完美表现出来了。“难得糊涂”他咏竹,咏石,实质上在咏他的心志,他老人家在托物言志呀。
人多路窄,人群涌动,时走时停,有些凉意,我立刻把脱下的衣服重新穿上。徒步中防感冒,人文萌狮先生曾告戒我们户外徒步为防止感冒一定要注意三点:热了就脱,冷了就穿,湿了就换。
爬上一陡峭、曲折、狭窄的石梯,我们来到一座铁索桥。在桥头我碰上了老海,他在等他的爱人,我们聊了几句,他给我拍了一张相,就此别过,后来他把相片发给我时,我谢他,他回复得很谦虚“不用谢,水平有限,谅解。”,老海是我长得差。
远远就听见"慢慢走,不要摇晃。"的叫声。闻声寻去,是人文萌狮先生在指挥大家过桥。人文萌狮先生真是“飞毛腿”,一眨眼的功夫就跑到这里来了。他总是出现在最危险处,
哪里可能有危险,哪里肯定就有他的身影。他是成都人文徒步的发起人,每次活动的总领队,每期的活动他要精选地方,并且还要提前亲自去探路、选路,目的是要保证大家的安全,并且还要让大家走得快乐。谢谢您人文萌狮先生,谢谢您为我们做的一切。
铁索桥横跨于山谷,非常雄伟壮观。据官方资料介绍,此桥是 目前国内构造被度最大,跨度最长,距地面最高的高空窄底峡谷旅游索桥,长318米,宽1.5米,距离地面162米。
走在桥上放眼峡谷,绿,还是一片绿,一片翠绿,一片充满生机勃勃的生命之绿。走在桥上摇摇晃晃,心仿佛要蹦出来似的,胆子小的人,闭着眼睛不敢往下看,扶着桥栏,轻轻地走过。恐高症患者,那只能爬着过去了。许多无所畏惧者,在桥上自由行走,停留拍照留念。把这美丽的风景留在记忆深处,铭刻在生命之中。仿佛我的眼前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在蓝天白云之下、青翠欲滴的竹海之上,一位身材婀娜多姿的女子,长发飘逸,穿着洁白的连衣裙,在铁索桥婷婷玉立,微风咋起,裙摆在风中飞舞,好似仙女在人间。
走出谷口,已经是中午11:30,我依依惜别。
金鸡谷除了四季泛青的竹海和雄伟壮观的高空铁索桥,还有一景是绝无仅有的山体壁画。据官方资料介绍:金鸡当代山体壁画,总面积达3000平方余米,由国际知名的山体壁画艺术家,和国内山体壁画爱好者,历时两年共同精心绘制完成的。山体壁画不仅采用了西方油画的笔法和色彩运用,更融入了东方传统绘画的技法以及文化元素,为原本单一的运动场所平添了时尚色彩。金鸡谷又是户外攀岩爱好者的天堂,拥有国内首条铁路式攀登和徒步场所。
一步一回头,步步泪水流(郭沫若赞美大寨的诗句,借来用一下哈),依依不舍离开了金鸡谷,在白沫河边找了一家农家乐,交了20元钱,借用桌椅吃饭,20元是美女青青交的。青青者,何时许人也?成都人文之美女领队也。她的“美”别具一格,最动人心的还是那双眼睛,深遂,象秋水一般清澈,凹陷的眼眶,好像俄罗斯女子。据她说,我不止我一个人,以为她是新疆人。其实她是土生土长的成都人,是成都土著,她父辈或祖辈可能有依斯兰血统。不管象新疆人还是俄罗斯人,甚乌克兰人,反正青青是位大美女。
户外活动的乐趣还有一点就是能结识很多朋友。今天有幸与青青团队遇上,结伴而行,算是有缘,就在一起路餐吧。他们带的菜真丰富,全是美味佳肴,而我还是外甥打灯笼一一照旧(照舅),老一套蛋炒饭。在这些美味佳肴中,我最喜欢的是“泡萝卜皮”,红红的,脆脆的,放了味精,拌有熟油海椒,吃出了儿时的味道,感动了我一阵子。小时候,家贫,泡菜成了主打,一盘拌有红辣子油的泡菜(半头红、萝卜皮最好),一碗新鲜蒸子饭泡米汤,吃着真巴适。如果在泡菜中放点味精,那真是人间美味,照现在的流行语来说,是奢侈品。
多么神奇的一幅山水画呵!古桥是颜色,翠竹是落款,河水是图章。
暂时还没有评论哦~